欢迎进入西安新松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phone
全国服务热线:
15229389612

油气田压裂返排液 || 深度处理 || RO反渗透终端出水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

ffc24a991619d9f25254516881412249.jpeg
反渗透设备产水异常情况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,包括产水量下降、脱盐率降低以及压降增加等。以下是根据经验总结的几种常见原因及其解决方法:
1. 产水量下降:
膜污染:颗粒类污染物沉积在膜的第一段,结垢污染存在于最后一段,或者整个系统存在污堵。
进水温度过低:进水温度每降低3℃,产水量约降低10%
进水电导增加:高电导率会增加渗透压,导致产水量下降。
系统设计不合理:如产水侧压力设置不当或管路设计不合理,导致净压力减少。
膜元件老化或损坏:膜元件通量衰减或被机械损伤,需要更换膜元件。
2. 脱盐率降低:
膜污染:微生物和天然有机物污染可能导致脱盐率下降。
化学损伤:膜被氧化剂损害,导致脱盐率下降。
仪器仪表读数误差:电导仪未校正,导致计算出的脱盐率低。
3. 压降增加:
管路设计不合理:导致压力损失较大。
预处理系统问题:如絮凝剂投加量不足,多介质和活性炭过滤负荷过大等。
4. 其他常见问题:
系统维护不当:如停机保护不当、加酸或阻垢剂剂量错误等。
仪表校准问题:压力表、流量计等未校准,读数不准确。
针对这些问题,应采取相应的措施,如清洗膜元件、调整运行参数、改善预处理系统、定期校准仪器等,以确保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产出。


03fef855d2588aae5f48f47da4358862.jpeg

 如何有效清洗反渗透膜元件以减少污染和提高产水量?

1. 原位清洗:利用反渗透膜系统配套的药洗水箱、清洗水泵及管路,对膜壳中的膜元件进行循环清洗或浸泡清洗。这种方法无需拆卸膜元件,维护工作量小,清洗完毕后膜元件可直接重新投入使用。
2. 物理清洗(冲洗) :通过物理方式对膜元件进行冲洗,不改变污染物的状态,适用于初步去除表面污染物。
3. 化学清洗:使用特定的化学药剂对膜元件进行清洗,可以有效去除膜表面的有机物、无机物等污染物。例如,使用pH102%三聚磷酸钠溶液,0.8%EDTA四钠(严重时更换为0.25%Na-DDBS),温度40℃的清洗液。
4. 离线清洗:将膜元件取出后进行清洗,适用于严重污染或需要深度清洁的情况。
5. 正渗透策略:研究了基于正渗透策略的反渗透产水、模拟反渗透浓水、模拟海水不同的组合清洗和清洗时间对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,以解决海水淡化过程中反渗透膜的污染问题。
6. 非氧化性杀菌剂浸泡:将反渗透膜元件放入非氧化性杀菌剂内浸泡,然后用清洗液冲洗。
7. 高品质水冲洗:在清洗化学药品与膜元件循环之后,应采用高品质的不含余氯等氧化剂的水对膜元件进行冲洗,推荐用膜系统的产水。
8. 定期清洗和维护:根据膜污染的类型和程度,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和清洗程序,确保清洗彻底且不会对膜造成损伤。
9. 高流量产水冲洗:高流量下用RO的产水冲洗单元,清洗15分钟。
10. 低流速和低压力置换:以低流速和尽可能低的压力置换膜元件内的原水,压力应低至不会产生明显的渗透水。
11. 低压、低流量输入清洗液:刚开始清洗时要低压、低流量的输入清洗液,循序渐进地以压力低到不会产生明显的渗透产水为准则。



反渗透系统中进水温度对产水量的具体影响及调节方法是什么?
在反渗透系统中,进水温度对产水量有显著影响。根据多项证据,当进水温度每升高1℃时,产水量会增加2.5%3.0%。这是因为随着水温的升高,水分子的粘度减小,运动速度增加,从而提高了透过膜的水通量。
然而,进水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系统产生不利影响。例如,在较低温度下,系统可能会面临结冰和产水量下降的风险。因此,在设计和操作反渗透系统时,需要考虑进水温度的范围,并采取适当的调节措施。
调节方法包括:
1. 提高进水温度:通过加热设备提升进水温度,以确保其在适宜范围内。
2. 使用变频泵: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进水压力,以保持稳定的产水量。
3. 增加膜元件数量:在低温条件下,可以通过增加膜元件的数量来补偿产水量的减少。
4. 温度-压力反馈系统:一些先进的系统采用温度-压力反馈机制,能够自动调节进水压力,以保证无论进水温度如何变化,产水流速都能保持稳定。
此外,还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提高温度可以增加产水量,但也会导致脱盐率下降和透盐率上升。


返回首页
15229389612
返回顶部